新生代偶像蔡徐坤
被看作个成熟度高于同龄人的青年。
《时尚先生 Esquire》从他的喜好、人生选择,
以及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当中嗅到了
“老灵魂”的气味。
我们在采访中收集到了关于他的生活碎片,
并以 4 个话题理解和还原他身上的另一面。
摄影 韦来
采访 撰文 小沈
化妆 发型 兴华
策划 编辑 陈博
编辑 暖小团
服装造型 李萌
服装助理 Simon
美术编辑 王小明
发型协助 高玮(东田造型)
妆发助理 莫非
第1谈:“旧”喜好
摄影棚里搭出一个宽大的书架,盛满旧书。两只单人沙发,一个小方几,制造出古旧的年代感。这是这次Esquire为蔡徐坤的拍摄搭建的场景。拍摄中,他还尝试了黑色的长发。
这是一次默契的巧合,蔡徐坤本想在一支明年发布的MV里尝试长发,“明年音乐比较不一样,要有突破性的造型。”发型的灵感可以回溯到旧日的摇滚明星 ,他喜欢这个。
一年半以前,他以综艺节目第一名的成绩出道,在组合NINE PERCENT中担任队长。这个21岁的歌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蹿红:千万粉丝、热议不断,他在刷新娱乐生态的数字。蔡徐坤足够年轻,又不仅如此。
“拍摄时,别人想象中喜好古老物件的你和真实的你接近吗?”我问。
蔡徐坤说,那个怀旧的场景让他感到内心沉静。“它制造了一种氛围,可以跟人产生很强烈的关联。但之前我拍东西更多的张力在我自己的肢体和眼神,依靠道具的情况少。”
抽离职业身份,生活里蔡徐坤对于“旧”的喜好包括收集黑胶唱片和vintage服装。黑胶是他小时候就见过的,记忆里大概是路过某处或是在网上看到的,没买。直到前两年,他有了一台唱机,才开始买黑胶。很快,他就攒下了几百张。他常在出国工作时逛黑胶店,常去的店有两家,一家在纽约,一家在洛杉矶,通常去一次要买很多张,因为去自由逛街的机会并不多。
唱片买回来,他休息的时候在家里听,唱机就放在客厅里。蔡徐坤平时听歌的范围挺广,R&B、布鲁斯、重金属摇滚……各种门类都有。听黑胶多是英伦摇滚和爵士乐。他听歌时不做别的事,“它不像你拍照的时候放的背景音乐,听黑胶就是需要专注做的事。”
黑胶唱片让蔡徐坤觉得纯粹、安逸,从它响的那一刻就会明显地感觉到。他从小爱听老歌,越长大这种喜好越明确:“现在的生活节奏快,多半的人是浮躁的、急功近利的。我希望自己能够步调慢一点。古典音乐久远的声音让人更加静下来,这是我喜欢它们的原因之一。”
逛古着店是蔡徐坤更早期的爱好,青春期时在美国读书,他喜欢运动装,改变发生在此后去韩国当练习生的阶段。那也是他买古着最频繁的时期:现在人都要追赶当下的潮流,而经典款式的衣服却让蔡徐坤更容易找到自己的风格。他买衣服不挑牌子:夹克喜欢上宽下窄的款式,黑色或棕色,要不就是阔腿裤和花衬衫。
这几年蔡徐坤古着店逛得少了,没什么时间,出门也不太方便。那些衣服还保留着一些,多半是外套。
第2谈:成长的滋味
关于蔡徐坤,一个常被谈及的观点是,他的成熟度高于实际年龄。他承认这点,对这个特质察觉来自于自己羡慕简单的人和事:“按道理来讲,二十岁出头年纪不需要太操心。我可能太操心了。”在蔡徐坤看来,做音乐是快乐的,哪怕体力上很辛苦。音乐之外的东西才操心。他否认的观点是,眼下的优越条件给自己带来了更掌控感和成熟度:“如果今天没有这些,你默默无闻地去做,也会有它的做法。”
蔡徐坤觉得成长这个东西还是跟经历有关—— 他赞同苦难和挫折会让这个过程加速,他认同一种说法:“很多优秀的人都有一段苦难的经历。”
外界普遍认为他第一次出道之后,沉寂、解约,再成为个人练习生,是他的艰难时期。蔡徐坤却不太愿意讲自己具体是怎么走过来的。他认为自己的成长与长时间的独处有关。第一次独自面对生活是15岁去美国的时候,但孤独从更小的时候就开始了:从小父母工作忙,他总是一个人待在家里。"大人也不一定知道如何解决孤独这件事吧?"蔡徐坤喜欢花时间想事情。在韩国的时间,反而是离孤独最远的,因为:训练量太大了,没有时间思考。
他说自己小时候的想法天马行空,越长大却越务实:小时候希望有超能力,每天想快点长大,想如果有一天自己站在一个很大的舞台上,台下有很多喜欢他的人……“长大以后忽然发现你要为喜欢的事情付出的太多了,包括做你不喜欢的事。”这是蔡徐坤最近两年的发现。”
“比如呢?”我问他,“比如有些时刻你觉得妆发造型或者你的讲话,有点不像自己。有些时刻没有办法完全地做自己,受到很多的外力阻碍,‘不应该’做自己。你适应了吗?还是说你要反抗它?”
“你必须适应。我算是比较坚持自己的人,但坚持就要面对很多的问题。”蔡徐坤说,每一个表面看似轻松的人,可能背地里经历了许多辛苦。他对此显然已经习以为常:“都是这样的。”
第3谈:内心的选择
蔡徐坤决定把个人演唱会延后。按计划,演唱会将在今年年末举办,这是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、2019年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,也是从小的愿望。虽然他的决定遇到过许多阻力,他依然坚持如此。
这是一个关于时机和作品的重要选择。
2019年,蔡徐坤的另一个必须经历的节点是组合解散。过去一年半,是他职业生涯里的重要阶段。可作为限定组合,NINE PERCENT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“毕业”的日期。
团体解散日是10月6日,告别演唱会定在10月12日。消息还没有经过官方公布,却已不止一次登上热搜——大型演出、文化活动要提前报批。一经申请,流程是可查的:8月27日,微博账号“芒果速报”发布消息“:NINEPERCENT解散场演唱会真的要来了……”并附上报批截图。消息很快上了热搜。一位KOL那天发布的消息可以代表一批粉丝的心声:“你们到底合体了几次啊?团粉真的心碎。”9月4日,“NINEPERCENT合体”又一次登上了微博热搜。
蔡徐坤在国内偶像元年出道。出道综艺的播出的节点正赶上韩流断流,一部分粉丝来自由韩流转追国内偶像的年轻群体,另一批粉丝是没有追星经历的人,有妈妈粉,也有小学生。团体毕业,对只关注某些特定成员的“唯粉”影响不大。关注组合的“团粉”难免伤心。
这是一个重要并充满未知的时间节点。
做选择的时候,他的思考方式是创作向的。蔡徐坤计划在团体解散之后继续积累音乐作品,然后才是演唱会:“我要把东西打磨得再好一点,也希望大家对歌曲有熟悉程度之后再来看我的演唱会——比如我不太能接受演唱会唱的八首歌对大家来讲都是不熟悉的。”
“你和团队会考虑更实际的东西吗?2018年是偶像元年,‘蔡徐坤’可见的最好的时候。难道不把握这个时机吗?现在一切都变得这么快,谁知道明年会怎么样。”我连珠炮似的问他。他的决定听起来和“迅速”“时机”这些时髦词语不搭边。
“大家都在想这个问题,我也在想。到底是时机更重要,还是作品本身更重要。当然一定是作品本身。还有一个就是你要相信,好的舞台,不管要等待多久,真正想来看的人一定会来看。”蔡徐坤说。这是一个陈旧但通常管用的办法。他相信愿意等的人一定愿意等,愿意陪伴和留下来是更懂得欣赏的人:“我可以赶在年底就做出一个东西,但它质量一定不会比明年更好。”
第4谈:成名与偏见
有足够多的钱、好的团队和很多时间,现在的处境是做音乐最好的状态了吗?我把这个问题抛给蔡徐坤后得到了一个比喻:用更好的材料做衣服,和用便宜的布料做衣服,谁不想要前者呢?这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“非说有钱没钱这个东西,小众音乐依然有它很好的地方,就没有说你要拿钱来衡量一个音乐它的格局大不大,体量大不大。有充裕的制作成本实现自己的音乐,当然会轻松一些。”他说。然后我又得到一个比喻:一个画家穷困潦倒的时候依然有可能画出好的画。吃饱了肚子可能画得更开心一点。“你懂我想表达的吗?”他问,“饿着肚子画出来的东西依然是好的。”
这是一个挺老派的观点:钱和价值的衡量当中,前者的作用被消解了。蔡徐坤的观点似乎能在他的经历中找到例证:“我没钱的时候也写了‘I Wanna Get Love’,写出来一样发行。”那是他编曲、作词,自己做制作人的第一首歌。做那首歌的时候,词曲写完,自己选定beats,进行两轮试唱;然后自己找到录音和做后期的合作伙伴,自己找发行资源。
今年年中,他发布的新歌“YOUNG”耗时几个月,往返于全球4个城市完成——那是真正的大制作。但“YOUNG”只被看作是他20岁的收尾,蔡徐坤觉得过去一年是保守的。他希望自己的创作在2020年进入另一个阶段,做“大于想象”的东西。在眼下的处境,蔡徐坤的看法还是没变,他相信不同条件对音乐的影响不在好与坏,高与低:“不需要找人写歌,就解决了最大的问题。其实我现在做音乐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,只是拍MV的制作稍微大了一点。”
另一个老派的观点出现在声望的话题里:如何用作品把自己介绍给一个完全不知道蔡徐坤是谁的人?
他点了点头“:我特别希望有这样一个机会。”
太多人给这个名字贴上标签,或用刻板印象看待他。蔡徐坤在新歌《蒙着眼》里唱“:污名/别人付出的努力/有谁能被资格给裁定……”这是刻意为之的,成名至今,蔡徐坤需要承受的压力除了他自己恐怕没人能想象。他写完、唱完这首歌之后,其实已经对之前的一切释然,“我已经学会不在意太多声音了。”
但对于另一些作品,那些“写的时候尊重音乐本身的”东西,他不希望被人带着任何偏见来听。蔡徐坤说自己一直都有个想法,希望大家有一个机会“忘记”他的名字:“上台表演之前,主持人不要告诉大家下一个登台的是谁。你可以听我的歌,看我的舞台,看我的MV,就够了。”
我问蔡徐坤,让一个不知道他的人认识他,要选哪些作品呢?他说:“音乐是很主观的,你也不知道你对面坐的人喜欢哪一个,所以你要做到对任何一个作品都有信心。”
“就看我的表演吧。不管唱哪首歌,也别管我是谁,就来看我的表演。”
推荐阅读:叶紫